作者:謝倩瑩 出處:天下雜誌 470期 2011/04
這是全台灣最後一塊處女地,而它,即將消失。政府引以為傲的公路環島工程,已經完成九九%,就缺這六.九公里。但這六.九公里正保留著台灣最珍貴的生態與美景。要看台灣唯一僅存一段沒有公路的海岸線,只剩下七個月的時間。
去年以前,單車環島至屏東旭海後,就要上切至南迴公路的最高點壽卡,才能通往台東,而這段沒有通的道路,就是阿塱壹古道。「阿塱壹古道」舊名「琅嶠卑南道」,古道的起點是從恆春鎮,經過滿州鄉,沿著海岸線過了八瑤灣和牡丹灣,再往北上延伸至台東縣達仁鄉抵達卑南。
古道是昔日屏東排灣族、阿美族、平埔族和台東卑南族打獵遷徙的要道,全長約兩百多公里。隨著歲月流逝,如今古道僅剩屏東旭海至台東南田一小段約六.九公里。十五年前,墾丁管理處將九棚沿海自然保護區納入國家公園管轄範圍內,也讓這條原生的海岸線免於開發而保留至今。
但是,去年年底,由於政府要開發串連台二十六號濱海公路,促使環保團體群起陳情,最後政府同意暫停開發,但也只是暫停,這條古道只能得以喘息一年。而這一年,如今只剩七個月。
最原始的美麗
今年二月,我們背著背包前往台東縣的南田村,循著古道尋訪先民開墾拓荒的足跡,車子在南田村最後的柏油路上停止。走了一小段碎石路,映入眼簾的是開闊的南田石礫海灘及美麗的沙丘海岸線。鵝卵石灘圓滾滾石頭滑動的聲音變成天然的敲打樂,配上此起彼落的海浪聲,自然天成的悅耳。
幾道陽光劃破烏雲悄悄來報到,去年風災留下的大量漂流木,活生生記錄著大自然的力量和衝擊,到達觀音鼻岬角就是高繞的開始,假日期間遊客甚多,我們在繩索的下端等待攀爬的同時,太平洋如此靠近,想想幾百年前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從海上看見福爾摩沙的美麗。
高繞陡上之後海岸線看得更清楚。海岸線有如一位穿著藍色蓬蓬裙,鑲著白色蕾絲邊的少女,裙襬隨著海風飄啊飄,從來不知道台灣還有這麼原始的海岸。
沒有鋼筋水泥的造景,沒有人為的馬路和電線桿,樹木和石頭以它最自然的姿態盡情生長和擺設,當我們驚訝於它的原生和自然,不禁要問,馬路開發帶來匆匆忙忙的人潮,留下的會不會是無法彌補的生態劫難?
留住文化商機
阿塱壹古道,讓我想起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的山路開發案。
二十五年前,尼泊爾政府就打算將這條國際頗負盛名的觀光健行路線,開發公路讓遊人可以直接開車抵達基地營,欣賞聖母峰就方便許多。但當地居民經過開會決議不要這個開路的計劃,維持原來的山路至今。居民放棄開路的原因,是認為這樣會失去生意的商機,大家開車而過沒有人會停下來消費,破壞環境和文化污染,所以他們決定不要開發山路。
這條路線,至今每年吸引全世界三萬多人前往,不但保有雪巴族的特有文化,更讓國際登山客驚訝喜馬拉雅山的壯麗和原始。
台灣環保聯盟屏東分會理事長洪輝祥,曾經造訪阿塱壹古道三十多次。○五年他跟著原住民的耆老,尋訪祖先的打獵遷徙的要道,開山刀闢出觀音鼻的高繞路線。古道的乾淨海灘和完整的生態海岸線景觀,讓洪輝祥驚艷。
這條古道,是保育類動物椰子蟹和綠蠵龜的棲息地,圍繞在古道的國家公園南仁山保護區、港仔、南大武山和北大武山,組合成罕見的熱帶、亞熱帶、溫帶、寒帶漸次共存,包容生物腹地遷徙繁衍的四種生態系統。
一旦台二十六線連接台東台九線的海岸公路開發計劃,接上這最後的六.九公里,每年約計四百九十五萬車次的流量,勢必對這珍貴的生態造成嚴重破壞。因為古道的爭議,意外讓人發現,古道南田村斯路博吉橋旁的乾溪地,竟然也是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地的預定地。
政府的評估報告告訴當地原住民,道路開發可以帶來車流、人流和金流,以每年近五百萬車次每人消費一百八十元,總計約八十九億的商機。「可是開車五分鐘就通過此路段,沒有美景和生態,人們不會駐足深入體驗,」洪輝祥說。
保留阿塱壹古道原始的美,洪輝祥認為,應該著力於低密度的生態旅遊和在地消費,每年約計五十萬人次,每人住宿和旅遊消費兩千元,一百億商機不比開發差,還能夠保有自然環境又能造福當地,培育當地的生態解說員,這是對環境的永續經營。「當環境和人提供友善的服務,人們帶回滿滿的感動和回憶,這是兩全其美的事。」
留個出口延續阿塱壹的生命
「看美景是要付出努力的,輕易拿到就不美也不珍惜。會去古道的人再辛苦也會去,不會珍惜的,你開高速公路匆匆而過還嫌短咧!」曾經來過阿塱壹四次的單車和高山領隊王洪川表示。
阿塱壹古道一直是活的,她並沒有因失去現代的道路,而被後代子孫所遺忘。每一顆石頭知道海水何時漲潮,何時退潮。古道記憶數百年來走過的足跡,也開闊每一個人眺望太平洋的視野。當我們扛著行李,一步步往上踩在觀音鼻山巔,我們彷彿穿越時空來到世界的原初,是辛苦也是欣喜;一片無盡的視野驚異所有的感官。海浪拍打在鵝卵石的聲響,是不用插電的留聲機,數著銀河,數著叛逆的流星,直到雙眼看到了夢境。
在世界甦醒的那一道光芒,我們很自然緩緩舞動身軀迎接世界的到來,就像無聲的密碼,將我們的讚嘆傳達至海的另一端。這不是很多人願意嘗試的旅程,但只要你願意走過,一定會將此旅程記憶一輩子。
走完這條古道,有種挖到寶的喜悅,由於心靈和視覺的的雙重感動,有種迫不及待的衝動,告訴更多人也來看看古道的生態,聽聽太平洋低聲的抗議,請為台灣最後的海岸線淨土留生路。公路的缺口延續生態和生命的出口,台灣人需要的是心靈的公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