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達仁鄉安碩段的公路已完成,路邊的護欄上被噴上「阿郎一」的字樣。(圖、文/呂苡榕) |
恆春古名為瑯橋,原本指的是恆春半島西北隅、車城至恆春城一帶,後來清領時期西拉雅族的一支──馬卡道族與漢人逐漸向南開墾,恆春半島全城遂皆稱為瑯橋。
古道記憶 紀錄原民歷史
清朝時期以屏東楓港為界,將北邊的排灣族稱為「瑯橋上十八社」;南邊則稱為「瑯橋下十八社」,下十八社的統治階層屬於「斯卡羅族」(Suqaro)。根據東華大學名譽博士楊南郡的研究,2、3百年前,居住在台東知本的卑南族,其中一氏族沿著東南海岸南下到牡丹、滿州和恆春一帶定居,並與當地排灣族通婚。隨著時間流轉而逐漸「排灣化」的卑南族形成單一的族群,稱為斯卡羅族。
阿塱壹古道是目前僅存未被公路包圍的自然海岸線。(圖、文/呂苡榕) |
最後在滿州鄉斯卡羅族「豬勝束」社大頭目的弟弟Toketok及其義子Jagarushi Guri Bunkiet的調停下,由清朝賠償相關軍費支出,日本軍隊才撤離南台灣。1875年Jagarushi Guri Bunkiet協助清朝建築恆春,被賜予漢姓「潘」,名「文杰」,也就是後來權傾一時的瑯橋十八番社大頭目。
斯卡羅族分布在中央山脈尾端以西至恆春一帶,其中又以豬勝束社為主要領導階層,因此繼承大頭目的潘文杰,一躍成為當地擁有實質統治權的重要人物,控制著附近部落。
政大民族所博士生鄭安睎表示,瑯橋、卑南古道或稱恆春、卑南古道,指的是恆春從恆春縣城東門開始,沿著山徑走過永靖,過了分水嶺來到八瑤灣港仔,在尋海岸線北上經牡丹灣、阿朗壹溪(安朔溪)最後抵達卑南這條全長118公里的古道。沿著古道遷移、通商的客旅都會在此尋求潘文杰家族的保護,以求順利到達目的地。
一直到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修繕楓港、卑南古道,提升它在交通上的使用率和重要性,瑯橋、卑南道才逐漸被人遺忘。
政府開發 喚醒大眾關注
上個世紀70年代,政府提出環島公路網計畫,全台1172公里的海岸線逐漸被水泥公路包圍。其中與北部濱海公路(台2線)遙遙相對的南濱公路,從屏東枋山的楓港,一路沿著海岸到達台東達仁鄉安朔的台26線。台26線的走向大致與當年的瑯橋、卑南道重疊。
全長91公里的台26線,其中佳樂水到港仔(八瑤灣)、旭海(屏東)到安朔(台東)段一直沒動工。由於佳樂水到港仔(八瑤灣)屬於國防軍事據點,路經南仁山生態保護區、港仔大沙漠等生態敏感區,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一直不願同意開路。
環團反對 堅守自然風光
長達12公里的旭海─安朔段因為具有生態和歷史上的價值,雖然1995年交通部公路總局規劃「台26線安朔至旭海段新闢工程細部規畫報告」,且2002年通過環評審查、2006年後陸續動工,但文史工作者與地方環保團體仍持續不懈地反對開路。
「旭海─安朔段」共分6標,台東部分的上南田與下南田路段工程已完工,其他屏東縣境內的1至4標,因濱臨險峻的海岸線,因此公路總局提出替代道路,預計在離海岸較遠處增設2座隧道。
2010年9月經歷6次專案小組審查、2次送進環評大會又遭退回後,台26線旭海─安朔路段環境影響差異分析「有條件」通過環評審查,同年12月1日,通過環評大會。
不過2011年1月屏東縣府自然地景委員會正式通過,暫定旭海觀音鼻為自然地景保留區,最長一年內不得進行任何開發,可望為這處「天涯海角」留下純粹的自然景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